辅助生殖纳入医保?辅助生殖将迎来快速发展
作者: 试管婴儿科普专栏 时间:2024-09-07
辅助生殖市场再次涌动
辅助生殖技术ART是为有生殖功能障碍的夫妇提供的各种非自然技术,辅助他们生育后代的技术统称。试管婴儿就是使用该技术的体外受精结合胚胎移植生育的婴儿。目前常用的辅助生殖技术有人工授精、体外受精+胚胎移植IVF+ET、卵泡胞浆内单精子显微注射ICSI、移植前基因诊断PGT等。
早在2022年2月,北京医保局就提出将16项辅助生殖技术项目纳入医保甲类报销范围,其中2项是人工授精,1项是二代试管婴儿,3项是三代试管婴儿,其余的为胚胎储存等项目。生殖市场由此信心高涨,但随着5月份暂停该政策实施,风向急转,行业遇冷。
而此次,医保局称将逐步把辅助生殖技术纳入医保,辅助生殖市场再次获得高度关注。此外,上海、河北、河南、天津等12个省市都发布了《人类辅助生殖技术应用规划2021-2025年》简称《规划》,表示要增加人类辅助生殖服务机构的数量。比如,四川省五年计划增加此类机构20家,安徽、陕西、江苏计划不超过10家,上海也可能会由18家增至不超过24家。
这意味着,在全国各省市的大力布局下,未来辅助生殖纳入市场将再次涌动,迎来发展黄金期。
行业渗透率低
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数据预测,2024年我国不孕不育患病率将超过18%,不孕不育患病人数将从2018年的约4800万对增长至2024年的约5000万对。辅助生殖服务市场从2013年到2017年以15.2%的复合年增长率增长,预计2017年至2024年将以15.6%的复合年增长率增长。到2025年,辅助生殖行业市场规模有望增长至854.3亿元,年复合增长率将达到14.5%。
当前,我国辅助生殖技术的渗透率仍然较低。对比来看,2018年美国辅助生殖服务的渗透率达到30.2%,同期我国仅为7%。不过,随着IVF(体外受精,即“试管婴儿”)技术不断成熟,人们生活水平、受教育程度以及互联网知识科普等,患对于IVF的接受度逐渐提升,辅助生殖市场渗透率不断提高。